近年来,沂南县念好“高、深、实、新”四字经,扎实推进全县统战工作,树立了标杆,扩大了影响,彰显了统战工作魅力。
一、提升基层统战标准档次“高”
一是规范组织机构。在全县16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全部配备专职统战委员、专职统战干事,实行统战、民族宗教、商会、台办、统战人才工作站合署办公,落实“五有”(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施、有专人办公、有完备制度、有齐全档案)要求,最大限度的整合了统战工作力量。二是规范工作档案。对全县统战成员进行了摸底调查,建立9大类涵盖全县1.2万余人的统战成员数据库。同时,印发《乡镇统战规范化工作手册》,健全完善学习、会议、台账、信息调研、走访、联谊交友、“双向”服务等统战工作规章制度,实现了统战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延伸统战工作触角“深”
一是建立统战人才工作站。沂南县为解决统战人才面广量大、管理不规范、作用发挥欠佳的问题,在县、乡镇、社区分别建立了统战人才工作站,成立了县级统战人才工作总站1个,乡镇管理站15个,开发区管理站1个,社区服务站131个,共有320余人参与日常管理,聚集各类统战人才1.2万余人。同时,积极将统战人才工作站深入到合作社领域,在孙祖小米合作社进行了试点和探索。二是建立统战工作办公室。在全县56个与统战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298个村(社区)和305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建立了统战工作办公室,分别明确了分管领导、工作人员和统战工作联络员,在92处宗教活动场所明确了统战工作联络员,实现了统战网络全覆盖。
三、打造统战工作影响“实”
一是统战工作考核实。沂南县委将统战工作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的考核内容,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二是统战干部工作实。部机关领导干部中开展了“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活动,联系了张庄镇府旺庄村153户群众,通过实地走访发放联系卡,面对面交流,先后为15名群众解决了办理残疾证、免费进行白内障手术、咨询残疾人补助等各类难题15个;派驻到该村的“第一书记”工作组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为该村争取到“村村通”道路硬化资金36万元,硬化水泥路1.5公里;争取县财政“一事一议”项目资金8万元,为该村清理、铺设水泥管道水渠420米;争取5万元为该村小学新购置教学器材、办公桌椅一宗,为该村申请免费增加变压器、更换线路、安装路灯等用电设施,受到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树立起统战干部敢做事、干实事的良好形象。三是组织统战成员开展活动实。组织党外代表人士紧紧围绕突破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中心工作,实施了科技兴企、生态富农、民族宗教领域“同心和谐”、非公经济领域“回报社会”等“四项工程”,取得良好效果,获得群众肯定。
四、建立统战工作机制“新”
一是建立“六个共同”工作机制。与组织部门协作配合,形成共同制定工作规划、共同召开会议、共同选拔干部、共同进行培养教育、共同协商确定党外干部人选、共同向县委推荐的“六个共同”工作机制,切实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代表性广泛的党外人士选拔出来,形成了层次合理、分布均衡、衔接有序的党外干部梯队。自中央4号下发后,提拔重用了6名党外干部,有6名党外干部交流轮岗。二是建立党外代表人士旁听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制度。由县委统战部负责邀请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等党外代表人士旁听县委常委扩大会,围绕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民生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呈报主要领导、专项交办督查,确保建议事项件件有回复、事事有落实。去年以来,有23名党外代表人士参加了旁听,提出的6条关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被县委采纳。三是建立党外代表人士“三大基地”。依托山东省党的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基地(红嫂纪念馆)、临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鲁中蔬菜科技示范园建立了党外代表人士学习教育基地、技术培训基地和创业实践基地,共举办各类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4期次,培训党外人士600多人次,组织实践活动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