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罗庄区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在机制保障,选拔使用,培养储备三个方面下功夫,有利提升了全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
完善机制,提供党外人士队伍建设保障。一是动态的工作联系机制。成立了党外代表人士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副部长专职调度党外人士队伍工作动态,协调解决党外干部在政策落实、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二是领导常态联络机制。建立了区级常委联系党外人士、党外人士列席重要会议等制度,区委主要领导多次出席党外干部培训会、情况通报会等,为党外干部培训班授课,传授工作方法和经验。三是长效培养使用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党外干部培养管理使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教育培养,提升党外人才队伍综合素质。一是强化培训教育。今年来,先后举办党外干部专题培训班3期次70余人次,组织开展非公有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班2期次120余人次,民族宗教代表人士主体班2期次80余人次。二是强化岗位锻炼。采取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形式,在基层和建设一线多岗位锻炼培养党外干部。去年以来,先后选调20余名优秀党外干部到社区主任助理岗位、镇域经济帮扶组、区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基地、区三引一促办公室交流任职。三是强化人才储备。建立了225人的党外代表人士基本信息数据库,跟踪管理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政治安排和社会安排情况。
注重使用,发挥党外代表人士作用。一是注重选拔任用。经统战部门推荐提名,先后在信访局、农业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部门提拔重用了16名副科级以上党外干部。二是注重人才引进。针对区内党外专业技术干部后备队伍储备不足问题,连续两年面向全国公开引进高学历人才,共引进电气工程、陶瓷冶金、临床医学等专业党外人才26人。三是搭建监督平台。积极向司法机关、政府有关工作部门推荐党外人士担任特约人员,注重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目前,全区有30余名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法院陪审员、特约检察员、政风行风监督员和干部监督联络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