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郯城县扎实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着力在教育培训、发现储备、选拔任用和管理服务方面思良策、出实招。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强化顶层设计,纳入主体班次。会同县委组织部、党校开展联合培训,把党外代表人士专题培训班纳入党校主体班次,县财政拨付统战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开展分类培训,增强培训实效。先后举办非公经济人士异地高校专题培训班、民族宗教人士专题培训班,召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专题座谈会等;抓住“关键少数”,强化专题培训。联合县政协组织党外政协委员153人,在县委党校开展集中培训,召开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培训会,全县各界代表人士120余人参加。
二是加强发现储备,构建数量充足的人才库。开展专项摸底。每年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优秀党外人士。今年新发现掌握受市级以上表彰优秀党外人士43人;实地走访。实地走访、发现人才、增进了解,上半年先后走访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非公经济人士、民族宗教人士等60余人次,为发挥代表人士作用奠定了基础;完善人才库。建好、管好、用好人才库,建成一支涵盖党外干部、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非公经济、海外台胞台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6个类别425人的人才库。
三是加强选拔任用,搭建才能施展平台。注重党外人才总体规划。连续多年开展党外后备队伍专项摸底,筛选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并制定全县党外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注重实岗能力锻炼。会同教育、人社等部门在大学生创业园、大唐学府打造了2处高标准党外人士实践锻炼基地,并在教育、司法、税务等部门择选党外人士30余人开展挂职锻炼,开展抱团式社会服务,上半年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选派37名律师到15个社区担任法律顾问;注重政治安排。落实上级文件相关结构比例要求,在今年县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中,选举党外县人大代表108人,占比35.5%;协商提名党外县政协委员153人,占比60%,党外县政协常委28人,占比65.1%,在13个乡镇配备了9名党外副乡镇长。
四是加强服务管理,增强与党外人士沟通联系。加强联谊交友。协调县委办公室印发了《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党外代表人士制度》,明确每位县领导联系1-2名党外人士,至少半年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推进联谊交友常态化制度化;支持发挥作用。认真开展政党协商,并以县委统一战线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向相关职能部门交办党外代表人士意见建议,责成限期办理回复;县委不定期召开情况通报会、意见征求会、座谈会,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帮助解决困难。通过走访调研、谈心谈话、联谊交友等方式,掌握、解决党外代表人士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在今年对非公经济企业进行为期一周调研后,县委县政府出台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九条措施》等政策,有力促进了非公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