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策法规>>正文

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第十八期)

2023年11月18日

五、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38、如何理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2015年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在广东省深圳市挂牌成立。此后,最高人民法院第二至第六巡回法庭相继成立。最高人民法院6个巡回法庭布局的完成,实现了审判机关重心下移、就地化解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的设立初衷,被人们亲切称为设在百姓身边的“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维护司法权威、促进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司法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总体上与我国国情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应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续提升,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司法活动中还存在一些司法不公、司法腐败以及金钱案、权力案、人情案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追根溯源,司法不公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司法体制不完善、司法职权配置和权力运行机制不科学、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不健全。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对司法体制改革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紧紧围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抓紧落实有关改革举措,取得了重要进展。

司法体制改革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司法体制改革成效如何,说一千道一万,要由人民来评判,归根到底要看司法公信力是不是提高了。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深入了解一线司法实际情况、了解人民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把解决了多少问题、人民群众对问题解决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改革成效的标准。准确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司法工作发展的关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公正等问题,织密扎牢民生司法保障网,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司法体制改革必须同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保持我们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我们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为了我国法治事业更好发展,而不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掌声和喝彩,更不能拿西方的理论、观点来套在自己身上。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根本特征和政治优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必须始终坚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坚持司法体制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坚持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坚持符合国情和遵循司法规律相结合,按照权责统一、权力制约、公开公正、尊重程序的要求,从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三个方面,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努力提升司法的质量、效率、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事关司法公正高效权威。要抓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加快构建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真正“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凡是进入法官、检察官员额的,要在司法一线办案,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要优化司法机关职权配置,构建各尽其职、配合有力、制约有效的工作体系。要推进司法机关内设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让运行更加顺畅高效。要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专业职务序列及工资制度,增强司法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做到“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人民心田,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司法机关应当切实担负起维护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严肃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坚决防止和依法纠正冤假错案,努力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检验,提升司法公信力、维护司法权威,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筑起一道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公平正义牢固防线。

39、如何理解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2021年1月7日,以弘扬民法典精神为主题的深圳民法公园正式开园,这是继2018年宪法公园建成后,深圳市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结出的又一喜人硕果。“加大全面普法力度,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尚”,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目标之一。以法治文化浸润城市风范、培育市民法治精神已成为这座以改革创新著称的城市新的时代标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全民守法,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全民守法,就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如果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对法律没有信任感,认为靠法律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靠上访、信访,要靠找门路、托关系,甚至要采取聚众闹事等极端行为,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要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决不能让那种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现象蔓延开来。要坚决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逐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法律的权威;要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相信,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诉求,就能通过法律程序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提升全社会法治观念的重要抓手。要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播法律知识,培育法律意识,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我国从1985年起,通过每5年制定一个普法规划的形式,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普及法律常识宣传教育。到2021年,共制定实施8个五年普法规划。通过开展普法活动,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加强和深入,把法律交给亿万人民群众,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守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是中国法治建设史上的一大创举。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广泛,普法工作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方式方法,贴近人民需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普法宣传,才是有效管用的。要更加注重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精准分析了解人民群众法治需求的基础上,推动普法工作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创新普法机制是提升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必须强化系统观念,构建大普法格局,把方方面面参与普法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推动普法与立法、执法、司法有机融合,在立法、执法、司法过程中充分开展实时普法,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过程变成全民普法的过程。要继续大力实施“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完善普法与管理、服务融合机制,推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要抓好抓实公众终身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要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要坚持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在参与法治实践中体验法律、学习法律,逐步认同法治、信赖法治、践行法治。

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既要重视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要高度重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价值引领作用,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相一致。注重把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使法律法规更多体现道德理念和人文关怀,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强化道德作用、确保道德底线,推动全社会道德素质提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更需要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体参与者牢固树立法治理念、秉持法治方式、弘扬法治精神。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对做好今后五年普法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必须认真组织实施,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要求,扎实有效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真正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