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评选
此次网上点赞评议持续至
2022年4月7日

找到:马成文
点击“加入”图标


接下来,请您点击“点赞评议”进行投票

这样,我们就点赞成功啦!
点赞规则:
对每个候选人,当月只能点赞一次,选择点赞的候选人人数不限。
请为山东省其它候选人一同助力吆!
马成文,男,回族,1968年生
八十年代初期,尚未成年的马成文因家境贫寒无奈辍学,走入社会。少年的无助与迷茫困扰着他,就在这时,邻居“羊倌”张万现成了他的领路人。张万现给了他30块钱作为启动资金,让马成文跟随自己经营收羊皮的生意,马成文很是感激,也许就在那时,一颗爱的种子就在他心里种下了。
张万现(2014年度临沂好人,现已去世)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经常资助一些贫困学生,有时会让马成文开车带着他去走访贫困学生。一开始,马成文还当自己是个局外人,并没有为贫困学生捐钱。有一次,他俩来到罗西街道的一个贫困学生家里,学生父母双双卧病在床,家里就靠年迈的爷爷奶奶苦苦支撑,“家里没有件像样的家具,大冬天的,也没烧炉子,屋里四边透风,孩子手冻得通红,还坚持靠在母亲病床前写作业,”马成文回忆道,“看到那孩子的情形,就想到了年幼时候的自己。”触景生情的马成文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小心翼翼地询问张万现,能不能也给那孩子捐点钱,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当场给塞那孩子100块钱,从这一刻起马成文就踏上了资助贫困学生的路。“那时候挣得少,捐的也不多,一次几十、一百的,关键是看到孩子拿到钱,眼里充满希望,让我想起我的过去,为孩子送出希望俺内心也感到很踏实。”马成文说。
爱心助学的行为也激励着马成文不断发展自己的个人事业,“只有发展好自己,才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马成文表示。从跟随他人跑运输,到成立自己的一支运输队,再到成立运输公司,马成文的运输事业做的越来越大,事业的成功也助力他在爱心助学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到如今,马成文在捐资助学这条路上已走过30多个年头,累计捐助60余万元。马成文正是以这种微薄之力点燃了无数贫困学子生命中的点点星光,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支撑他们坚持学习、走出困境。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马成文结识了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人——五月花爱心社的伊吉鹏, “以前我都是四处打听,哪里有家庭困难的小孩和老人,就自己去看看。自从加入五月花爱心社,我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通过团队协作,才能汇集更强大的力量来帮助更多贫困学生。”这一做就是五年。
2020年疫情之下,花埠圈村的村民集物资慰问,捐资修路一时间涌现出了无数好人,最高捐资30万元的村民就有5个人,一天时间捐资300万,借着村民的爱心涌现的高涨,5月20日,马成文发起成立了花埠圈爱心社,社员们推他担任社长,他积极发动身边爱心人士加入爱心社,成立之初,爱心社仅有20几名成员,开展活动也不是很顺利。“我记得第一次走访同村困难老人,就只有五六个人参加,”马成文说,“工作不好开展,我都急的偷偷抹过眼泪。”
原来,刚开始,爱心社成员基本来自花埠圈社区,大家都觉得乡里乡亲的,去别人家里走访慰问很不好意思,怕别人背后议论,所以大都选择私底下捐钱,对于走访这种抛投露面的事选择敬而远之。“我就劝大家,咱这是在做好事,有啥不好意思的呢?!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在做好事,才有可能加入我们!”马成文激动地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人再少,我也要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就这样,在马成文的带领下,很多人也逐渐放下了心中的顾虑,选择加入走访队伍。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已有一百二十余名志愿者加入花埠圈爱心社,真正实现了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一个好人带起一支队伍。“做志愿就像传递火种一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马成文很自信地说。
花埠圈爱心社成立后,马成文除了带领志愿者参与爱心助学外,还经常在中秋、重阳等时候走访慰问一些困难老人。一次走访,让马成文印象深刻,也给了他坚持走下去的动力。“那是走访一位罹患癌症的独居老太太,我们最后一次去看她,她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了,非常可怜!”回忆中,马成文眼眶有些湿润,看到有人来看望她,老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的笑让马成文感到他们所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自爱心社成立以来,马成文以爱心社名义组织发起了20余次爱心捐助活动,捐资近10万元。随着马成文的爱心社不断扩大,从起初的助学到助老,从帮困到帮村,爱心社已成为花埠圈村推动文明实践工作的有力助手。
“三哥是我们社区的‘老好人’了,花埠圈爱心社的成立,凝聚了一大批爱心人士,慰问贫困老人、帮助困难学生等各种爱心帮扶活动的开展,也带动了整个社区的崇德向善之风。” 花埠圈社区党委书记陈贵成由衷的赞叹道。
一个善举,种下一颗爱的种子
一次捐助,点燃一朵爱的火苗
帮助贫困学生付出的
是无数汗水和泪水
收获的是一个微笑、一份安心
在马成文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念头
那就是
只要还能走得动
他就会一直走这条路上